夫妻离婚怎样分割财产,离婚时要如何分割共同财产
离婚时要如何分割共同财产
夫妻感情破裂,走到了离婚的地步,对于夫妻存在期间内,所拥有的共同财产应该怎么分割,由法院判决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我们不提,就说协议离婚的财产分割吧。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什么事双方的婚前财产。只要把这个问题分清了,就容易分割了。
婚前财产是指在打结婚证以前,男女双方的个人财产。例如婚房和车是谁单独出资买的,女方的陪嫁嫁妆和现金{ 不包括彩礼部分 )这是属于个人的婚前财产。
自法律承认双方为夫妻之日起,双方的共同收入的总和,都是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夫妻的共同财产其中还包括,婚前双方出资付首付,一起还贷,或者是双方平摊买的房,买的车也属于共同拥有的资产,这就要按出资多少的比例来分割了。
个人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共同出资的财产按比例来分割,婚姻期间内所有的收入的余额和添值的动产和不动产,都由男女双方平均分割。
离婚,既是夫妻人身关系的解除,也是夫妻财产关系的结束。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据此,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注意三点:
(1)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将夫妻共同财产与夫妻个人财产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严格区分。
(2)从程序上讲,财产分割应先由双方协商,只有协商不成法院再作判决。
(3) 明确分割共同财产的原则:
一是男女平等。即不论夫妻双方是否均有收入,其收入是否有悬殊,在离婚分割时夫妻原则上平均分割。
二是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即夫妻离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要对女方以及抚养子女的一方给予照顾。
三是照顾困难一方和无过错一方利益原则。即对离婚后生活会出现困难的一方,以及在 离婚过程中没有法律和道德过错的一方,分割财产时应多分。
四是有利于生产生活和财产价值的发挥原则。当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财物,不能或不宜进行实际分割时, 应当保护物品的使用价值,一方得到实物,对他方应进行经济补偿。
五是不得违反社会共同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对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物不得分割,同时,财产分割时不得逃避债务。
新婚姻法2021财产分割问题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以下几点:
1.工资、奖金、劳动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民法典》第1063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那么,有一点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是平分的吗?
答案是不一定。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离婚时夫妻要协商如何分配财产,协商不成或有异议的,需由法院来判决。其中存在以下六种情形,离婚时可多分财产。
1、夫妻中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可以多分家产。
因此在婚姻中无过错一方需要保持冷静,尽可能地多收集对方过错行为的证据,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2、婚后抚育子女较多的一方,离婚时可以多分家产。
《民法典》保护了在夫妻生活中对家庭付出较多的那一方。尤其是家庭主妇,照顾孩子非常不易,离婚前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证据,离婚时可获得经济补偿。
3、婚后照料老人较多的一方,可以多分家产。
4、夫妻中一方隐匿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多分家产。
5、一方转移资产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6、夫妻中一方挥霍财产,或者给第三方赠送财产、购置房屋的,另一方如果掌握证据,就可以申请多分家产。
一般来讲,夫妻在缔结了婚姻关系后取得的财产,通常就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夫妻离婚的时候就可以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分割。但实践中有一部分财产是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的情况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大家,夫妻之间应本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妥善处理婚姻关系。一旦的确无法继续延续婚姻关系,决定要离婚,在分割财产和抚养权时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需求律师的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