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吗,离婚案件是否必须经过诉前调解
离婚律师文集
2025年03月02日 11:53 24
kk
离婚案件是否必须经过诉前调解
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
诉讼中间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
针对案件的难易程度和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解:
1、诉前调解。
2、立案调解。
立案调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及早介入,对案件进行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一种有效补充。
3、庭前调解。
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
4、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
5、社会化调解。
6、开庭调解。
开庭调解是指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
7、庭后调解。
庭后调解是指庭审结束后,判决下发前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离婚调解需要当事人说话不
离婚调解,当事人有发言权。
调解的是婚姻问题,如果只有调解人发言,而不允许当事人说话,是调解不成功的。
只有当事人陈述婚姻事实,调解人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调解。
而且,既然是进行调解,就需要当事人能够自己阐述自己的调解方案,让对方清楚后,相互妥协,才能达成调解协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