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抚养比怎么算,中国社会抚养比例
中国社会抚养比例
2020年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为45.88%,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6.19%,老年抚养比为19.69%。河南、广西、贵州、湖南、安徽五省总抚养比位列前五,其中,河南总抚养比最高,达到57.79%;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最高的省份分别是贵州和重庆。河南的压力
全国31个省份中,河南、广西、贵州、湖南、安徽、河北、山东、江西、四川、重庆总抚养比位列前十,分区域看,总抚养比前十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三大省,也是总抚养比最高的省份。2020年,河南总抚养比为57.79%,这意味着河南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儿童、老年人为57.79人。从全国来看,河南总抚养比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何河南总抚养比最高?
2020年,河南0-14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较2010年上升0.22个百分点、1.27个百分点,而15-59岁人口比重较2010年下降3.32个百分点。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昕曾指出,当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规模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时,就会出现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上升的情况。
适龄劳动力减少,老年人口增加是河南“养老育幼”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河南是中国劳动力大省,也是中国最主要的人口流出省份之一,河南户籍人口全国第一,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常住人口位居广东、山东之后。2019年,河南外出务工人员高达1312万,排名全国第一,外出务工人口数量与深圳常住人口数量相当。
河南省统计局历年发布的《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河南省外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一度超过20%,其中外出到省外的人口在2013年时达到高峰,占外出人口的55.7%。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区位交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河南成为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转移的新高地,从2014年开始河南出省人口增速开始明显减缓,从“孔雀东南飞”到“春来燕归巢”,河南人口流动开始向省内主要城市转移。
重庆、四川老龄化严重
数据显示,老年抚养比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重庆、四川、辽宁、江苏、山东、安徽、湖南、上海、吉林和河南。在这十个省份中,除河南以外,其他省份均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从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来看,“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川渝地区已进入了中度老龄化和严重少子化阶段。重庆、四川65岁以上人口分别为17.08%和16.93%;而0-
人口抚养比上升什么意思
人口抚养比也称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其计算公式是: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非劳动年龄人口指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指15~64周岁人口。
抚养比可分为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是指0~14 岁人口占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老年抚养比是指65 岁以上人口占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总抚养比为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二者之和。
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至64岁)人口之比,包括儿童抚养比(0-14岁儿童与劳动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人与劳动人口之比)。人均年增长率与儿童抚养比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老年抚养比则是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儿童抚养比是投资,老年抚养比是在还债。生育率下降越快,儿童抚养比(投资)下降越快,儿童的减少使得后续年轻劳动力的不足,今后老年抚养比(还债)上升越快。当老年抚养比上升幅度超过儿童抚养比下降幅度时,总抚养比止跌回升
标签: 中国人口抚养比 2030年中国抚养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