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离婚协议书,描写离婚的诗句
描写离婚的诗句
1,《离婚》
作者:佚名
曾经年少入围城,今朝得脱喜洋洋。
待到来日娇人至,洞房花烛牵手忙。
2,《 离婚诗》
作者:佚名
千里征程越崇山,百年岁月过情坎。
人生旅途胜征程,越山过坎还笑颜。
3,《五律·离婚妇女除夕感怀》
作者:王贵才-现代
娘家不能待,旅馆暂存身。
旧俗谁还记,相思梦可巡。
时空传影像,网络恋金银。
除夕联欢夜,外边游荡春。
4,《见秦系离婚后出山居作》
作者:刘长卿-唐
岂知偕老重,垂老绝良姻。
郗氏诚难负,朱家自愧贫。
绽衣留欲故,织锦罢经春。
何况蘼芜绿,空山不见人。
5,《离婚》
作者:佚名
自诩修成槛外身,斯时讵料最伤心。
每欲眸回窥背影,为妨泪落瞪瞳仁。
不悔同君起纠结,只言是我太单纯。
终点相连即原点,亲人亦作陌生人。
古代离婚一般是男方写休书,但是结婚时候会立什么契约证明吗
谢谢邀请。结婚也会写一种文书,也是男方写,大意是某人今娶某家女儿为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今结为夫妻。妻在夫家要尊守三从四德,不可犯七出之条,否则男方可以休妻等等全是约束女人的。写到这小编暗自庆幸,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大严重了,幸亏小编生活在现代。
谢谢邀请,我是胡来~~古代男权社会,没有离婚的说法,也没有什么财产分割的问题,因为丈夫的一纸休书就可以和自己的结发夫妻解除婚姻关系,所以在古代对于女人来说婚姻是没有保障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净身出户。但是,结婚绝对是一件繁琐而且庄重的事情。
古代结婚的流程
相比现代的结婚,古代结婚的流程是很复杂的。一般一段正式的婚姻需要经过“六礼”,即纳采,向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是指,当一个年轻男子对谁家的女子有意思的时候,男方家庭要请媒婆前去说亲,如果女方同意,则男方要准备带上雁上门提亲。至于为什么选雁是有说法的,因为雁失去配偶的时候回终生禁飞,说明它是爱情忠贞的象征。
向名指的是媒婆代表男方取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进行下一步的纳吉。纳吉就是找算命先生将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按照天干地支等进行合婚,如果适合结婚就由媒婆前去女方通知结果。
接下来是纳征,这个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下聘,南方需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将准备好的聘礼送往女方。古代的聘礼其实很简单,但是发展到现在聘礼标准越来越高,攀比之风越来越重,导致很多适婚男子不敢结婚也结不起婚。
请期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男女双方选定一个合适的日子,合适的时辰举办婚礼,这个工作一般也是由算命先生来完成的。最后一步就是亲迎,在现代也叫作接亲,就是在婚礼举行之前,男方派出接亲车队(古代使用花轿)前往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子。
结发夫妻其实可以看做是婚姻契约
其实,通过上面所说的“六礼”基本上已经能够定格你们成婚结为夫妻的事实。因为古代的千金在成婚之前都是住在自己的闺房里面不能外出抛头露面,只有成婚后才能正常的外出活动,这个叫做“出阁”。这套流程走下来,谁还不知道谁谁家的女儿嫁给了谁谁家的公子。
另外,还有结发夫妻一说,就是婚礼拜堂完成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各自剪下一缕发丝然后打上一个结,找个锦木盒子郑重的储藏起来,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其实是非常神圣的,只有双方互相真爱才会愿意这么去做。
如果这都不算契约的话,入族谱我不知道算不算。就是新娘子嫁过来之后,可以经过族长证婚后将名字添加到男方的族谱当中,证明新娘以后就是男方家庭的一员了。这个有点像现在的户口,很多女生结婚之后会将户口从娘家迁出落户到夫家,成为夫家的一员。
其实,当没有真爱的时候,契约只是一张废纸,喜欢你的时候有千万个理由,不喜欢你的时候只有一个理由,所以爱情才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础。【我是胡来,喜欢就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